11月1日起,香港特区政府优化优才计划下"综合计分制”,以评核问卷取代原有逐项计分方式,申请人需确认是否符合问卷内12项涵盖六大范畴的准则,包括年龄、学历、语文水平、工作经验、收入及有否拥有业务,并提交证明 ...
| 优才计划“综合计分制”新评分准测 
 11月1日起,香港特区政府优化优才计划下"综合计分制”,以评核问卷取代原有逐项计分方式,申请人需确认是否符合问卷内12项涵盖六大范畴的准则,包括年龄、学历、语文水平、工作经验、收入及有否拥有业务,并提交证明文件。 如申请人符合最少6项准则,便有资格申请香港优才了,再交由政府内部甄选委员会决定是否批出居留权,审批时间将由9个月减至6个月。优化后的"综合计分制"不设年度配额。在优化措施实施前已按原有"综合计分制"提交的申请,入境处会沿用原有准则及程序处理,尽快完成审批工作。 根据入境处官网显示,可以看到香港优才的申请条件已经进行了调整。 
 年龄方面 
 考察申请人是否在50岁或以下。 
 学历方面 
 申请人是否持有合资格大学颁授的硕士或博士学位。 
 或申请人所持有由合资格大学颁授的硕士或博士学位是否与「STEM」学科有关。 
 *「STEM」学科即「科学」、「科技」、「工程」或「数学」 
 10月16日《施政报告》宣布新增9所合资格大学,目前符合合资格名单的内地大学共有22所。 
 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南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四川大学。 
 *从合资格大学设立的持续和专业教育学院、分校、延伸学院或附属学院等所获取的学历,将不予接受。 
 语文能力 
 申请人是否具备两种语言的良好书写及口语能力。 
 或申请人是否具备良好的英文书写及口语能力。 
 工作经验 
 申请人是否拥有不少于五年相当于学位程度或专家水平的工作经验。 
 申请人是否拥有不少于三年相当于学位程度或专家水平在跨国公司或知名企业的工作经验,例如上市公司或位列《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财富》世界500强和胡润中国500强的企业。 
 申请人是否拥有不少于三年相当于学位程度或专家水平在特定领域/行业的工作经验,包括「创新及科技」、「金融」及「国际贸易」(当中包括跨境海运及空运,以及供应链管理)。 
 申请人是否拥有不少于两年相当于学位程度或专家水平的国际工作经验。 
 全年收入 
 申请人在紧接申请前一年,全年收入是否达港币100万元或以上(或等值外币)。 
 业务所有权 
 申请人现时是否拥有一家业务实体,而该业务实体在紧接申请前一年,全年盈利达港币500万元或以上(或等值外币)。 
 申请人现时是否拥有一家上市公司。 
 高才通增加13家合资格大学名单 高才通申请要求也有更新,10月16日《施政报告》中宣布高才通计划将扩大大学名单,今天高才系统已落实新增院校: 
 高才通合资格大学名单加入13所海内外顶尖大学至198所。 
 新增9所内地高校: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南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四川大学。 新增4所海外艺术设计学院分别是: 
 英国 Royal College of Art University of the Arts London 
 美国 Parsons School of Design, the New School Rhode lsland School of Design 
 A类申请首个签证年期由两年延长至三年 
 关于此前《施政报告》提出的把计划内高收入人才的首个签证期限由两年延长至三年。符合条件的申请者该从何时算起呢? 
 港府已给出明确界定:《施政报告》公布当天(即10月16日)起获批的该类人才的首个签证期限年期已由两年延长至三年,便利他们尽早规划带同家人移居香港。 
 新措施亦适用于今年《施政报告》公布前已获批的约2.1万名A类人才。他们可于今日起在其逗留期限届满前三个月内,向入境处提出延长逗留期限申请,将获准无条件延长逗留期限一年。如他们在提交申请时在香港已获聘用,或已开办或参与业务,在提交相关证明后可获准延长逗留期限最多三年。 
 *高才通计划A类人才是指在紧接申请前一年全年收入达250万港币或以上的人士。 
 香港劳福局长孙玉菡表示:自2022年年底推出新的输入人才机制以来,至今共收到逾38万宗申请,近24万宗获批,已有约16万名人才携同家人抵港。 本次推出的优化措施将有助进一步广纳香港发展所需的人才,丰富本地的人才库,提升香港竞逐人才方面的竞争力,巩固香港作为国际人才枢纽的地位。 
 如果你也对香港身份感兴趣,可以联系小帮进行评估打分,或许它就是你通往更广阔世界的大门。 
 想要申请香港身份的朋友,要把握当前的政策红利,抓紧办理。 
  | 
2023-06-13
2023-08-25
2023-03-06
2023-05-11
2023-06-21